中国这种针对弱势群体的定向招生政策,其本质接近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平权法 案(Affirmative action)”。“平权法案”是美国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总统为落实1964年的《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而相继签署的一系列旨在入学和就业上对少数族裔进行优惠照顾的总统令。
这样的结果对于弱势群体来说,真是值得欢呼。但在两人合著的《河流的轮廓》(The Shape of the River)一书中,他们研究发现,在包括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斯坦福、宾州大学在内的28 所美国顶尖大学中,86%的黑人学生来自中上阶层。也就是说,黑人的成功大部分是源自少数民族中中产阶级和高收入家庭的增加,与补偿黑奴后裔和扶助贫困黑 人的平权政策毫不相干。以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例,他的母亲不仅是白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人类学博士。
在2012年出版的《错配》(Mismatch: How Affirmative Action Hurts Students It's Intended to Help, and Why Universities Won't Admit It)一书中,桑德尔和记者斯图尔特·泰勒(Stuart Taylor)列举了一系列证据,证明包括平权法案在内的带有种族偏好的政策对少数族裔学生不但无益而且非常有害。比如,越来越多的因平权法案进入法学院 的黑人学生,因不好好准备功课没能通过考试,甚至有不少人选择了辍学。他们的研究显示,在高中阶段,向往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黑人学生要多于白人,但是一 旦进入大学,放弃这一职业规划的黑人学生是白人的两倍。在法学院,未能通过律师资格考试的黑人学生是白人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