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于行为特征的生物认证方法中,静态手势认证,相比手在三维空间运动的动态手势认证,受外部环境的制约更小,只需将手或手臂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即可,操作简便,手势更容易记忆。目前,静态手势认证主要通过手势的静态图像来区分不同的用户。Aumi M 等人用红外线深度传感器探测用户做静态手势时,五个手指指尖和手掌心相对于传感器的3D 坐标,实现身份认证。实际上,在保持静态手势时,人体的肌肉群,特别是上肢的肌群,会产生生理性震颤,即人的身体某一个或多个部分的肌肉产生无意识、节律性的颤动。目前,生理震颤信号已经作为生物特征在医学等方面获得了应用。研究了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震颤信号,用高阶统计量和支持向量机区分生理震颤信号和其他类型震颤信号的方法。WoodsA M 等人在手机上实现了上述应用。Albert M 等人通过分析人体的生理性震颤信号区分了不同的静态手势。但上述研究均未涉及身份认证。Liberty M G 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生理震颤的身份认证3D 指示设备,该设备采用旋转矢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多个传感器获取生理震颤信号,实现身份认证。
由于静态手势所产生的生理震颤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且震颤信号的获取简便,因此,本文以生理震颤信号作为生物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静态手势的手机持有人身份认证方法,通过Android 智能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由用户持手机做静态手势产生的生理震颤信号,以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 为特征,采用动态时间规整( dynamic time warping,DTW) 算法计算测试信号与模板之间的相似度,以此来区分不同用户的震颤信号,实现身份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