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年职称评审 职称论文发表经验- 华文期刊网- 客服热线13182189808, QQ398089779
湖北职称评审弃唯论文论,开啃“唯论文论”硬骨头,教师实行分级评审,试图扭转“重科研轻教学”局面。(2月9日《中国青年报》)
湖北职称评审开啃“唯论文论”硬骨头,有利于让更多的高校教师以及管理者们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教育的本源是什么?向传统评审模式亮剑,树立评审改革新风,大胆向利益说“不”,值得大力称赞!高校的教师队伍曾被学生调侃为四种类型:“课讲的不好、科研做的不好”,“课讲的不好、科研做的好”,“课讲的好、科研做的不好”,“课讲的好、科研做的好”。虽然这四类教师存在的缘由各有分说,但至少可以代表一种教师现象。随便走进一所大学随机采访一位学生,应该没有学生说不喜欢授课内容丰富精彩的老师。但为什么从教学工作到教学管理以至于高校发展规划有些偏离“教书育人”的本质呢?
有的教师从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念课本教学”到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念幻灯片教学“这一形式变化本质不变的授课现象在高校内司空见惯,有的一门课教了四年也不会更新幻灯片的内容,也无任何新内涵增加。这种不正常的常态怎么可能会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而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那更是痴人说梦了,随之课堂也将慢慢“沦陷”。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本原因究竟出在哪里?笔者认为是出在了利益需求上。一些高校发动全校教师申报课题,对于成功立项者,学校则进行奖励,如果一个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经费是25万元,学校采取1:1匹配制,加起来就是50万。这个数字对一个高校教师来说是很可观的,相比之下,教一节课几十元的课时费来说,自然没有多少吸引力。另一方面,科研项目的立项和核心论文的发表数量是从讲师至副教授、教授晋升之路上的必备条件,这牵涉到工资薪水以及其他个人礼遇。
从高校的发展定位来看,大学的发展转型基本是沿着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行进的,高校的主政者总认为教学型大学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不停地向研究型大学迈进,否则会影响到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影响到“高水平”大学建设等诸多利益需求。却从没有听到过有高校把学校的发展牢牢扭在“教书育人”,争创教学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上。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应该成为任何一个时代各个层次教育机构重点考虑的问题。科学研究对推动学科发展、社会进步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教育源头出了问题,培养的学生连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都一无所知,基本知识都尚未内化,多么漂亮的科研成果也会黯然失色。一条需求链条,也是一个利益链条,从学生自身利益出发对求学求知的需求,到教师自身利益对生活需求而非学术梦的追求再到大学发展需求的利益定位,应该重点抓好那一关,上至国家层面的教育制度导向,下至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已到了务必调整的时候了。(刘杰)
联系方式:0515- 83271735 13182189808
QQ:398089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