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年职称评审 职称论文发表经验- 华文期刊网- 客服热线13182189808, QQ398089779
看到该文称湖北高教为了打破长期以来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高校职称实行分级评审,打破“唯论文论”,感觉很是可笑。为什么可笑呢?逻辑不通顺啊!
首先,我们重视科研,高校科研质量上去了没有?如果从质量上看,很显然没有,如果要是从数量上看,早就超英赶美了。可是科研毕竟讲究的是创新,很显然我们科研做不到,看看社会上的各种山寨和造假,以及论文出版乱象就知道,科研做的好不好了。那么为什么科研没有做好,现在又要搞教学呢?
不少人把高校教学质量低下看做是老师都去做科研去了,没有时间做教学工作。此言差矣,教学科研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分开过,科研能力强的老师 ,带着学生搞教学,质量肯定会高些。问题在于搞教学,学校不承认,至少表现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上面,没有学校在过去承认过教学水平的问题。并且教学水平还真的不好评价。
在我前面的文章中提到过“德西效应”,由于高校过于利用职称评定等事关教师荣誉和生活的一些东西对教师的行为进行他们想当然的调整,导致教师的注意力既没有放在科研上也没有放在教学上。科研水平看期刊不看内容,教学质量不区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都简单量化。结果毁了科研,误了教学。
如今教学质量的问题引起社会关注了,现在又举起职称的大旗,打算把教师从科研上赶到教学上面,又担心引起过去搞科研的 教师的反弹,就来了一个所谓的《湖北高教职称实行分级评审 》,整个湖北高校的教师评审标准几乎一致,学校内部可以增添条件,不可减少条件,试说一般二本三本的教师的科研条件能和武大华工的教师的科研条件一样吗?这个目的很明显,通过职称评定驱赶教师从科研回到教学上面来。
毋庸置疑,教学水平的衡量远远难于科研水平的衡量,不出意外,学生的评价将成为衡量的标准。至于所谓的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在职称这个利益面前,专家同行还能保持淡定吗?
利益导向,搞垮了创新,难道还要把岌岌可危的教学搞垮吗?
什么时候还师生一个淡然的以文化知识和科学科技为核心的学习探索的环境呢?
联系方式:0515- 83271735 13182189808
QQ:398089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