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年职称评审 职称论文发表经验- 华文期刊网- 客服热线13182189808, QQ398089779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接获爆料,吉林大学一篇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陷入疑似大面积抄袭的尴尬之中,被抄袭的则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者为吉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2008届硕士毕业生李锐,被抄袭者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7届硕士毕业生朱笑笑。(澎湃新闻网3月17日)
打开网络媒体网页,《吉林大学现“最牛论文抄袭”:大多雷同,都以品格高洁赞导师》这个醒目大标题一下子让人震惊了,神圣的高校大院里学术不端行为竟然发展到如此之“牛”的地步,不可思议。尽管属于个案,但难以让人原谅。我们不禁要问:这学界难道就没有“打扫垃圾的清洁工”和“监管学术不端的学术卫士”吗?堂而皇之地去拿别人的学术研究成果,为自己混学位拿文凭贴金,其学风、文风、作风和人品、事品如此之不正,实在令人汗颜。
在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和报道中,我们发现来自吉林大学的这件“最牛论文抄袭”丑闻,有截图作证,而且出处清晰,对比鲜明,雷同段落甚至只字不差,就连写给导师的“致谢”,也极其相似,真可谓大面积抄袭了。甭说大面积抄袭是学术行为不端了,只要文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相同之处,就可以视为学术行为不端。我国著作权法已经作出过界定。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俞吾金教授,曾作出过解读。他说过的话,至今对人们加深理解何谓论文抄袭,依然会有帮助。他说,根据学术论文规范,一般来而言,摘抄他人论文部分占原文10%以上,并且未对摘抄部分出处作具体标注说明,就应该算抄袭。但如果论文作者在论文结尾标注了具体“参考文献”,抄袭程度会因此有所减低。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知网下载的这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完全可以证明了这个事实。两篇选题基本一致、立题基本一致、观点基本一致,间架结构基本相同、段落层次基本相同、引用数据事实基本相同、目录编排基本相同,论文主体内容不分彼此、表述语言风格毫无区分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分别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7届硕士毕业生朱笑笑的《基于近景摄影技术的直升机落点位置测量研究》和吉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2008届硕士毕业生李锐的《基于近景摄影测量和模式识别技术的直升机落点位置自动测量研究》。
目前,人们可以判断清楚的事实是,两篇硕士论文除了上述明显有所“一致”外,那就是完成的时间有所不同。朱笑笑论文的完成时间是2007年3月,具有原创性。而李锐论文的完成时间则是2008年4月,显然不具有原创性。从完成的时间上看,李锐论文比朱笑笑论文整整晚了一年。此处,这可能是作者不辩自明的问题了。尽管两篇硕士论文完成时间存在差异,但在论文后面附上的完成课题研究感言,也就是“致谢”部分,却依然“难舍难分”,显然是李锐也照抄照搬了朱笑笑论文的“致谢”。比如:均以相同的“品格高洁”、“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路开阔”等词语概括和形容各自导师的长者风范和学者魅力,确实不好交待了。
作为我国高等学府,具有“航母”之称的名牌大学吉林大学,在组织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方面,还是十分严格严肃严谨的。无论涉及什么学科和领域,只要与授予的学位有关,就必须层层审查、把关,包括导师指导,作者承诺和声明,论文评阅,集体评审和答辩,等等,几乎治密了程序网,想要蒙混过关,欺上瞒下,基本没门。这一点,笔者作为吉林大学聘请多年的人口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校外评阅教授,还是可以给予见证的。不过,吉林大学也不是真空,以身试法者不仅在这样的大学里有,在海内外其他大学里也有,不足为怪。问题是像李锐这样“牛”的主儿,还真是少见,吉林大学无疑有内鬼了。
我们注意到, 《吉林大学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行为处理办法》还是很严酷的。该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对存在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已经获得学位人员,由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是否撤销其学位及是否取消相应资格。已做出撤销学位及取消研究生毕业资格决定的,由其所在的培养单位将处理决定通知其工作单位并归入其个人档案,同时收回其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第十条规定:“凡违反学术规范行为已触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
由此可见,吉林大学从严治学,严肃学术规范行为,从处理上看还是比较严厉的。面对李锐抄袭问题,3月17日中国吉林网的报道说,从吉林大学获悉,针对有媒体报道的吉林大学2008届应用数学专业硕士毕业生李锐硕士论文涉嫌抄袭一事,该校目前相关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调查和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吉林大学主要领导已经立即责成相关部门对此事展开调查,要求尽快召开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专项会议,并将根据调查事实认定责任,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已约谈该校数学学院负责人,并会同数学学院和数学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按照《吉林大学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行为处理办法》的程序立即进行调查认定。吉林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吉林大学一直高度重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对违反学术规范行为一向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并对当事人及其指导教师严肃处理。同时,真诚欢迎和衷心感谢媒体、社会对吉林大学学风建设工作的关注和监督。
校方积极而又认真的反应,以及所采取的有力动作,是我们预料之中的事情。启动调查核实和处理机制,一旦水落石出,便不会饶恕。问题是我们不能止于对最牛硕士学位论文抄袭学生的追责,与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脱离不了干系的有关导师、评阅教授、评审专家们,也必须追责。只有面对一切责任者保持“零容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才能根绝抄袭。(薛宝生)
联系方式:0515- 83271735 13182189808
QQ:398089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