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年职称评审 职称论文发表经验- 华文期刊网- 客服热线13182189808, QQ398089779
最近有关论文抄袭的新闻层出不穷,1月24日,澎湃新闻报道了“山东大学一硕士论文疑似大面积抄袭”一事;2月29日,东北师大被曝硕士论文抄袭 中文摘要完全雷同;3月17日吉林大学曝“最牛论文抄袭”,一篇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陷入疑似大面积抄袭的尴尬之中,连文末的致谢也都照搬;3月22日央广网曝安徽大学一论文抄袭丑闻:除一个单词外,其他一字不差;3月22日,中安在线讯 ,安徽医科大学2011届硕士一研究生的论文疑抄袭其同门师兄,两篇论文“如出一辙”。频频爆出的抄袭丑闻不只是当事人的个人失信问题,更是学术诚信的污点。
频频的学术不端行为,个人诚信缺失是主因,学校监管不力也要负首要责任。目前高校对毕业生的论文大多使用“查重”——这一技术检测手段来确保论文没有抄袭。然而,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即使内容是抄袭的,只要对句式做个调整,中间加几个字就不会被查出来。但是,论文查重只是第一步,还要经过答辩评审等诸多环节才能通过。首先,学生的论文是否原创,导师应该最清楚,尤其是抄袭同门师兄论文这种情况,导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答辩评审委员会的老师大多是该领域的学者,对于这一研究领域已有的论文内容不说是了如指掌,至少也是心中有数,一篇严重抄袭的论文竟然能通过评审,很难让人相信这里面没有水分。
学术不是儿戏,高等教育的毕业论文也不应是学术造假的重灾区。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论文抄袭的曝光使得学校文凭的含金量大打折扣,也大大降低了学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根治论文抄袭要下大力气,既治标又治本。一要加强思想教育,使之不想抄袭。从创作源头把关,确保论文原创。二要严格审核,使之不能抄袭。不仅要依靠技术手段查重,更要严肃答辩评审环节,评审委员会对论文的原创性负直接责任,确保不走过场,认真审核,不放过一篇抄袭、造假的文章。三要纳入个人诚信档案,使之不敢抄袭。加大对抄袭的惩处力度,一旦抄袭将影响个人的诚信记录,学术失信步步难行,增加学术失信的风险成本,让抄袭者望而却步,知难而退。
论文抄袭,抄来的是一时的文凭,失去的是做人的良心与诚信。学术本是纯粹的,高尚的,无暇的,容不得抄袭造假等不端行为的玷污。严格把关,多措并举,让抄袭的论文无处遁形藏身,还学术一片纯净的天空。(长江网 刘相敏)
联系方式:0515- 83271735 13182189808
QQ:398089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