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年职称评审 职称论文发表经验- 华文期刊网- 客服热线13182189808, QQ398089779
原标题:花钱就能在国际期刊发文
新闻内幕
国际科技论文被视为一国科研实力的象征。然而,今年中国百余篇国际论文从《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轮番被撤,刺痛着中国学术界的颜面和神经。中国论文为何被撤?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条代写、代投、伪造同行评审的国际论文“一条龙”服务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百余篇中国论文遭撤稿,出版方给出的理由是“发现第三方机构有组织地为这些论文提供了虚假同行评审服务”。
同行评议是学术刊物普遍采取的论文评审制度。一般由出版方邀请论文所涉领域的专家评价论文质量,提出评审修改意见。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是否刊发。
中国科协副主席、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委会主任黄伯云院士告诉记者,调查发现第三方机构提供虚假的评审专家信息。比如用自己注册的邮箱地址冒充专家邮箱,评审时论文实际上是返回到投稿者手里。投稿人冒充评审人将正面评价发至出版方,从而达到操纵评审的目的。
深入调查发现,虚假同行评议只是这其中的“冰山一角”。调查人员告诉记者,这几批被撤论文中,有少数作者与第三方机构签署了一“明”一“暗”两个合同:“明”合同是指为论文进行语言润色服务,而“暗”的就是成果转移合同。论文直接由第三方代写,完成后再转移给买家,论文买卖的本质十分明显。
调查显示,这些提供国际论文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多以“语言公司”的面目在网络上出现。表面上,他们是为英文水平不高的科研人员进行论文润色,实际上却提供从虚假同行评议、代投到代笔的“一条龙”服务。这些机构网罗了不少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的“海归”充当“枪手”,根据服务项目的不同向顾客索取几千到数万元的费用。
“调查表明,被撤论文中绝大多数作者均不同程度存在学术不端。其中大多存在通过第三方代润色、代投、提供虚假的同行评审信息等行为,少数根本没有实验数据,直接是由第三方代写。”黄伯云说。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院士说:“我国科研论文总数世界第二,撤稿是其中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中国科研人员的基本道德操守还是好的。少数人出了问题,要调查分析原因,总结教训。” (据新华社)
联系方式:0515- 83271735 13182189808
QQ:398089779